若痘疮苔蜡色而作瘿者,宜消毒兼保元气 水二钟,灯心二十根,煎六分服。 经云:膀胱者州都之官,津液藏焉,气化则能出矣。
初被咬时,急就咬处刺令出毒血,以口含浆水吮洗伤处。注:[1]经言恶血在内,头痛不可取其腧者,盖头痛取腧,以泄其气,则头痛 [2]若有所击堕,恶血在内,而取腧以泄其气,则是血病治气矣,故勿取 [3]若所击扑之□肉伤痛不已,虽用刺法,亦只于所伤附近之侧刺之,以 [4]若仍按经远取诸腧,以疗头痛,则不可也。
<4>洗用紫苏叶煎水洗之。[2]缘肝血热耗,胆汁皆亏,血因火迫,灌入瞳中。
痛止生脓时,换黄连膏贴之收敛。[7]蟹睛者,形如蟹睛而疼痛也。
支正穴治七情郁,肘臂十指尽皆挛,兼治消渴饮不止,补泻分明自可安。[9]从头维下行,颈下侠结喉旁一寸五分,大动脉应手,伸头取之, [10]从人迎下直行,颈大筋前内贴气喉,水突穴也。
[9]从率谷后行耳后三分许,入发际二寸,天冲穴也。[3]如破损者,外以灸熨法定痛,外破者乌龙膏敷之。